德國噬菌體療法現況及展望

張貼日期


2025-08-28 00:00:00

主旨


德國噬菌體療法現況及展望

公告內容


在多重抗藥性菌株威脅日益嚴重的背景下,噬菌體療法在德國重新獲得高度關注。雖然目前尚無歐盟批准的商業化噬菌體製劑,但醫師可依據《赫爾辛基宣言》第37條 (Article 37 of the Helsinki Declaration) ,於「個別治療試驗」(Individual Treatment Trial) 框架下使用噬菌體。個別治療通常是在所有標準治療選項都已用盡或無法取得,也就是所謂「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的情況下進行。
德國近年的發展顯示,臨床應用雖仍受限,但研究與基礎建設正快速進展。
首先,德國感染學與微生物學團隊積極分離噬菌體、建立資源庫與標準化生產流程。例如Fraunhofer ITEM 具備 GMP 規模生產噬菌體能力,能支援如 Phage4Cure(針對綠膿桿菌肺部感染) 與 PhagoFlow (應用於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口感染)等大型計畫進行臨床試驗研究。為確保臨床研究推進,德國感染醫學會亦啟動編寫 AWMF-S2k 臨床指引,為醫師提供噬菌體療法的臨床建議。
在噬菌體資源方面,DSMZ(德國微生物與細胞培養物典藏中心) 扮演重要角色,作為歐洲最大的生物資源保存機構之一,收集並保存臨床相關的噬菌體(>1000 株),並規劃對其進行全面基因體定序,以建立可用於臨床與研究的完整資訊資料庫。然而,目前德國的噬菌體庫分屬不同機構(大學、軍方、DSMZ 等),尚未形成統一共享平台,導致資料交換與臨床應用仍有局限。
展望未來,德國噬菌體療法有望在 One Health 概念下拓展至畜牧動物感染控制與環境病原管理,以降低多重抗藥性病原擴散風險。唯有透過跨國協作、充足資金支持、統一標準制定與臨床試驗累積證據,才能推動噬菌體療法邁向制度化,成為對抗多重抗藥性菌株的關鍵選項。

參考文獻:
Willy, C., Bröcker, F. (2025) Phagentherapie in Deutschland – Update 2025. Bundesgesundheitsbl 68, 617–624. https://doi.org/10.1007/s00103-025-0406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