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碳技術革新,未來爭取碳權之利器!

張貼日期


2023-02-09 00:00:00.0

主旨


藍碳技術革新,未來爭取碳權之利器!

公告內容


因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導致海平面上升及衝擊生態系統等問題逐漸浮現,節能減碳議題開始受到重視,根據2022年全球碳預算報告指出,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增長速度未減反增,預計9年內全球平均溫度將會再增加1.5°C以上,因此各國開始加強宣導減碳協議,期望可以減緩溫室效應及其帶來之衝擊。在面對減緩氣候變遷的策略中,自然碳匯成為近年來相當具有潛力之減碳途徑,主要可分為綠碳、藍碳、黃碳,其中綠碳雖然為目前最成熟之自然碳匯種類,但若依照二氧化碳吸收速度及儲存量分析比較,最具潛力之自然碳匯為藍碳,因此藍碳技術是目前各國極力開發之減碳方式,然而礙於二氧化碳處理量之分析方法不夠成熟,以及部分藍碳技術減碳效果較具爭議性,所以目前歐盟尚未認可利用藍碳技術進行碳權交易。
在藍碳技術中常見的減碳途徑為紅樹林、濕地、藻類、海草床及海底沉積物等,以藻類為例,藻類可行光合作用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進行生長,並於生長過程中將所吸收之二氧化碳以聚醣形式累積,而不同的藻類所分泌之聚醣在成份組成上皆有所不同,因此細菌利用效率也會有所差異,目前大部分藻類生產之聚醣皆會被細菌分解,僅有少部分較難被細菌分解之聚醣可沉降至海底,進而達成長期固碳之效果,然而當聚醣被分解後將釋放出有機碳及二氧化碳,因再次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將會回到空氣中,所以目前利用藻類減碳技術作為碳權交易較具爭議性。
德國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院(MPI für Marine Mikrobiologie)在2022年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褐藻利用二氧化碳之研究,其研究發現褐藻屬之墨角藻(Fucus vesiculosus)所生產的聚醣成份高達50 %為褐藻醣膠,且因褐藻醣膠成份複雜較不易被海洋細菌分解,因此可順利沉降至海底形成長期固碳之效果,另外,墨角藻在分泌褐藻醣膠時並不會影響自身生長,因此大幅提升墨角藻應用於減碳之可行性,初步估計每年可利用5.5億噸二氧化碳,達協助減緩全球暖化之效果。附加檔案